青岛大学功能健康食品研究院 

青英董氏——一个注入儿科医生专业精神与灵魂的营养健康食品品牌

       董蒨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儿科系,于1987年入上海医科大学攻读硕、博学位。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也是2021年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唯一一位毕业于儿科系并一直从事儿科事业的医生。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儿科系三年级学生的董蒨上了一堂儿童保健课,老师讲解6个月后婴儿添加辅食的要求,这时的婴儿经常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而猪肝是一种非常好的材料,可以补充铁剂、维生素A、蛋白质等。但猪肝又是动物体内的最大解毒器官,市民群众经常会有猪肝残留毒素的担心。解决猪肝与营养的关系和怎么袪毒的念头就像一颗种子在这位日后成为中国顶尖小儿肝脏外科专家的心中扎下了根。

       一、董蒨教授领衔创新团队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初,已经成为中国小儿肝胆外科学组组长的董蒨教授率领团队进行一项国家“十二五”重大课题研究,因缺乏技术支撑,课题立项年半仍然进展缓慢,研发时遇到诸多难题。在一筹莫展之际,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的一次偶然来访恰成了董蒨教授的课题顺利进行的重要契机——或许借助海信集团的研发实力,可以攻破课题的技术关卡。同样,对于自2005年起便尝试进军医疗设备产业却难获突破的海信集团而言,强大的研发优势仍需寻找着陆支点。于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海信集团的合作序幕就此拉开。

      在周厚健董事长和海信集团团队的真诚帮助下,在国家十二五重大课题和青岛市自主创新重大专项、泰山学者科研基金、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基金的支持下,董蒨教授带领双方的合作团队历时两年多研发,两款产品相继问世,一是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下称海信CAS),系世界一流;二是海信外科智能显示系统(Hisense Surgical Intelligent Display system,下称海信SID),系国内首创、世界唯一。之后,协同创新团队建立了新一代小儿肝脏肿瘤三维重建手术评估和手术导航体系,利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对于手术路径进行准确的规划,既保证了病变的准确切除,又保护了正常的组织,实现“精准手术切除”治疗。得益于腾讯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网络平台,联合全国20家大学附属医院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人类肝脏数据库平台;并基于平台的大数据,在国际上创新性提出 Dong’s 肝段分型体系。最终,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海信医疗、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联合完成的这一产学研合作、高端医疗设备研发、惠及广大病患的科技成果也荣获 201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殊荣。

      二、袪毒猪肝的研发和系列国家、国际专利技术的诞生

      科学研究离不开大量的动物实验工作,在CAS和SAD的研发过程中,医生与工程师一起“杀猪”做实验亦成常事。利用大量的猪进行动物肝脏实验也使得董蒨团队成为世界上对猪肝了解最深入的团队之一。此时,大学时代深深印在董蒨教授脑海里的猪肝与营养的关系和猪肝袪毒的问题也开始时常浮现。

      肝脏是动物体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猪肝作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佳肴补品,铁质丰富,是补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食用猪肝可调节和改善贫血病人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另外,猪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很有帮助。猪肝中还具有微量元素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防止衰老,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猪肝一直被认为是富含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的食物,并且猪肝炒韭菜更是经典菜之一。猪肝因为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均属人体所必需且又容易缺乏的营养物质。营养学家经常会推荐儿童、孕妇、哺乳期的妈妈、老年人、贫血人群、手术期的患者等增加营养成分和铁的摄入,猪肝一直是首选的天然补铁食物,对小婴儿添加辅食时,猪肝也一直是妈妈们的首选食物。然而,肝脏一直被称为人体的“解毒器官”,是各种物质代谢的“中转站”。 市民、群众认为一些有毒的代谢产物和混入食料中的某些有毒物质,都会聚集在肝脏中,并被它解毒、排泄,或经过肝脏生化处理后再排泄出体外。这样一来,许多老百姓不免担心,解的毒去哪儿了?这个解毒器官里是不是有一些还没来得及解的毒,会被同时吃到体内吗?

      董蒨教授顺便对猪肝脏的代谢、肝小叶超微三维结构等进行深入研究,与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营养学研究团队、青岛本地肉食企业青岛万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英吉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申请获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山东省“数字医学临床诊疗与营养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董蒨团队开始踏踏实实做研究、做实验,证实老百姓担心的所谓“毒素”主要存在于肝窦中,肝窦是肝脏小单元内肝细胞板之间的血管间隙,里面富含“清除毒素的卫士”——Kupffer细胞。而像小米粒大小的肝组织—肝小叶(1~2 mm直径大小)内含有几十甚至近百个肝血窦,如此微小的肝血窦内血液等物质不可能通过切片、泡洗的办法清除掉。如果通过特殊的外科技术则可以彻底清除巨噬细胞,当然也包含了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所吞噬的“毒素”和肝脏血窦内血液含有的所谓有毒物质。

      董蒨教授团队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生鲜猪肝祛毒方法,能有效解决目前猪肝食品中的残留毒素问题,开创了创新性的生鲜猪肝祛毒方法和青英董氏(注册商标)祛毒猪肝系列菜品、食品和功能保健食品的生产设计,包括健康美味菜肴,适用于婴幼儿、孕产妇、手术后患者和老年人的健康、安全的“青英董氏祛毒猪肝”系列产品,在保证安全无毒的前提下,还可以改善猪肝食用口感,提升营养程度,并且配套开发适用于婴幼儿、孕产妇、手术后人群、老年人食用的健康保健的系列猪肝营养品等。获得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12个国家26项发明专利。

      三、数字医学临床诊疗与营养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助力青英董氏品牌的 “产学研”合作

      科学研究的过程总伴随着不断合作与创新,与企业合作经验丰富的董蒨教授迅速与相关专家团队和企业建立联系,并达成了合作共识。2017年10月,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山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医学临床诊疗与营养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中心”以青岛大学为主体,由青岛大学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英吉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青岛万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成立。2018年4月,在青岛大学领导的关怀下,“中心”成立了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数字医学临床诊疗与营养健康”万福集团分中心和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期间,万福集团领导也多次到“中心”来洽谈合作事宜。自此,以祛毒猪肝技术为核心的系列美食产品逐步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婴幼儿健康辅食、老人健康辅助系列食品也逐步应运而生......

      从肝脏手术治疗到成果拓展,5年创新研发,2款创新产品,多个衍生专利。科学研究加上对美食的向往再加上创新思维,完整的产学研及成果转化,最终造福了千万患者,改变了一家企业,影响了一个行业,成就了“青英董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