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首创开发基于小儿肝胆胰系统软硬件于一体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及外科智能显示系统(Hisense SID),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获批参加 “十二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东省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团队与海信集团联合研发的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和海信外科智能显示系统(Hisense SID)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垄断基础上突破性创新产品,其交叉融合CT 数据三维重建、虚拟仿真、数字肝脏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技术,配合手术控制智能显示术中导航,为外科病患提供精准、微创、个性化手术解决方案。推动了计算机辅助手术行业科技进步。经科技成果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研究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家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设备已正式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鲁械注准20152700295、鲁械注准20182700138)。
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海信CAS和SID医疗器械注册证
2016年6月,课题组参加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主办的“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国家主席习近平等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分别参观展览,给予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晚间新闻、朝闻天下等对研发成果进行大幅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朝闻天下、焦点访谈对研究成果进行大幅报道
2018年9月,研发成果再次受科技部邀请参加由团结香港基金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协办的“2018创科博览”(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原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全国政协副主席、团结香港基金主席董建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主任王志民,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谢锋,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和来自内地科研机构与香港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等专家学者代表共200多人出席博览会。成果受到科技部王志刚部长和香港特首等领导及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林郑月娥等领导听取海信CAS成果汇报 海信CAS在参展第一天便吸引了众多参展民众,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2、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及外科智能显示系统成功研发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典范,催生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引领山东省数字医疗产业的发展
海信CAS 及海信SID 通过多方面技术积累,突破多个技术瓶颈和制约因素,基于我国肝胆胰外科对该技术具有迫切需求,打破了计算机辅助手术系列产品完全由外国企业垄断的局面,提升了我国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其成功应用于临床并产业化。催生了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诞生,推进了山东数字医疗产业发展。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典范,该研究获2017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成果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全国80家医院推广并应用于临床,辅助完成复杂肝胆胰脾手术数千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数字医疗产业的支持下,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当选“2017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使用Hisense CAS为核心的数字化手术室进行全国手术演示转播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外科专家董家鸿院士介绍利用该设备及技术指导肝胆系统手术
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成立会议留念
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常务副省长孙伟、副省长王随莲听取董蒨教授有关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工作研发进展及工作汇报
2017年度十大经济人物颁奖现场、周厚健董事长当选中国2017年度十大经济人物,董蒨教授作为讲述嘉宾一同出席讲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海信的产学研合作的故事
3、国际首创建立全球最大人类数字肝脏开放平台,基于平台数据支持提出Dong’s肝段分型体系
董蒨教授联合海信、腾讯、浙江大学理学部决定立足于公益事业和天下病患的福祉,收集世界各大医院优秀数据,联袂建立全球最大的人类数字肝脏数据库开放平台,平台已于2017年11月11日正式发布,网址:www.hdldb.net。通过平台,可以与全球各地专家共享数字化肝脏数据,有着领先世界的医疗成果和医疗大数据展现能力,符合国家“互联网+”战略方向。该平台的建立被写入山东省人民政府“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18)中。
人类数字肝脏数据库开放平台
由青大附院、海信、腾讯、浙大联合建立的人类数字肝脏数据库开放平台于 2017年11月11日正式发布
基于该数据平台,董倩教授团队对1260例活体数字化肝脏模型的血管分支进行分析发现(数据库分析数量不断增加),国际通用的基于100余例离体尸体肝脏血管铸型的Couinaud肝段分型的人群符合率仅为42.62%。团队基于门静脉血管分支大数据分析提出新型肝段分型,对目前国际广泛采用的Couinaud肝段划分法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提出Dong’s肝段分型,包括A、B、C、D四种类型。其中A型与Couinaud八段分型一致(右前右后各两主支)占42.62%,B型(右前三主支右后两主支)占36.82%,C型(右后呈扇形)占8.10%,D型(多种特殊变异类型)占12.46%。打破了肝脏仅有八段的认知,证实充分认识肝脏血管结构及分段的复杂性及个体化精准手术的必要性。指出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从而指导精准肝切除手术实施的重要意义。
Dong’s肝段分型
4、攻坚“儿童癌症之王”——神经母细胞瘤增值与转移分子机制和干预及应用研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被称为难治多变的“儿童癌症之王”,在3项国自然面上项目和1项山东省自然重点项目的资助下,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和转移机制进行了系列深入研究并证实了相关科学理论研究。该项目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委王维林教授任组长的专家团队进行科学技术成果评价,项目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研究获得201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具有“儿童癌症之王”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Hisense CAS辅助下的神经母细胞瘤手术
5、提出具有独创性的生鲜猪肝祛毒方法,并推出“青英董氏祛毒猪肝”系列产品,促进山东省乃至全国食品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转型与升级
董蒨教授科研团队在国家“十二五”课题和青岛市自主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研究,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生鲜猪肝完全祛毒方法,成功实现了新鲜猪肝的祛毒与细胞组织保鲜等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猪肝食品中残留毒素的食品安全问题,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开发了适用于婴幼儿的全营养健康祛毒肝泥、适用于老年人的健康保健祛毒肝粉等祛毒猪肝系列产品。目前已申请4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正在申请面向欧洲、美国及日本的国际专利。
祛毒猪肝技术以及相关系列研究成果已获得 4 项发明专利授权
在青岛大学的批准下,董蒨教授科研团队已于2017年7月成立了青岛青英数字医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科研团队的成果转换,2017年10月,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山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医学临床诊疗与营养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同年与青岛万福集团合作研发、生产及推广,2018年3月,成立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数字医学临床诊疗与营养健康”万福集团分中心、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以祛毒猪肝系列产品为引领,能够催生数亿甚至数十亿的产业,还能够提升青岛肉食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并以此为契机,建成全国最大的婴幼儿功能性辅食、特殊人群、老年健康辅助系列食品产业基地,为产业转型和升级作出巨大的贡献。